11月5日,郭玉良(右)在直播間賣葡萄酒。受訪者供圖
直播間里沒人說話。
郭玉良一手端著紅酒,一手飛快地比劃著手語,她的手臂帶動著手掌,手指靈活地在空中交替。看著評論區(qū)不斷彈出的問題,她加快了動作,豐富的表情配合著肢體,和一旁的助播引導著粉絲下單。
直播間很少有背景音樂,觸碰商品包裝袋時發(fā)出的窸窣聲和比畫手語時傳出的拍打聲格外引人注目。這是一名聽障人士的直播間,主播郭玉良是一名聽障人士。從2019年起,她開始直播帶貨。
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,我國有聽力殘疾患者2780萬人。殘疾人總數(shù)是8296萬,聽障人數(shù)占比24.16%。
聽力障礙對聽損人群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,在無聲的世界里,理解事物總會慢上幾拍,誤會也更容易發(fā)生。溝通交流尚且存在障礙,找工作也成了難題。
隨著“直播+短視頻”形態(tài)的不斷發(fā)展,快手直播間給了他們更多可能性。越來越多像郭玉良一樣的聽障人士,加入了直播帶貨的行列。在快手的直播間里,他們找到了自己的事業(yè),也遇到了更多人,發(fā)現(xiàn)了更大的世界。
無聲的直播間
直播中的郭玉良,看上去和常人無異。
她的頭發(fā)梳得整齊,大紅唇點綴著精致的妝容。喪失了聽與說的能力之后,手就是郭玉良與世界溝通的橋梁。鏡頭前,她用力揮動著手臂,表情配合著雙手,看起來急切地想要傳遞信息。
助播在一旁拿著一瓶紅酒,桌上擺著大份的葡萄、花瓣和一杯紅酒。對于聽障人士而言,眼睛能看到的東西很重要。為了推銷這款紅酒,除了試喝之外,郭玉良還特意準備了紅酒的原材料,直觀地展現(xiàn)在粉絲面前。
11月5日,累計上播7個多小時之后,郭玉良看起來有些疲憊,但她依然站在桌前,飛快地用手語傳遞著信息。目前擁有15萬粉絲的郭玉良,已經是聽障人士領域的快手大主播,她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。雖然沒有聲音,但直播間卻非常熱鬧,近一千人在線觀看,下單的消息不斷彈出。相比其他聽障人士的直播間,這里的評論區(qū)少有人刷加油和鼓勵,大多數(shù)人的評論都在針對貨品進行提問。
紙、筆和手機放在一邊,這是郭玉良直播時的必備品。當一些內容無法用手語表達時,郭玉良和助播就會在紙上寫下想說的話,然后將紙片遞到鏡頭前。她和團隊成員必須全程站著,以便快速用肢體或文字進行表達。
通過文字和手語來領悟信息的聽障人士,沒有被直播時代拋下。越來越多像郭玉良一樣的聽障人士走進了直播間,填充了聽障人士的垂直領域。
也有健全人加入了這一賽道。山東小伙董文濤2019年開始在快手做直播,如今已經形成一個名為707的直播團隊,6名主播中有5名聽障人士。直播時,他也跟著同事們一起用手語,很少會在直播間里說話。
11月9日17時許,董文濤和三四名聽障同事一同開啟了直播。鏡頭前,他穿著藍色花衣裳,戴著橙色頭巾,裝扮成農村婦女的模樣,在藍白相間的品牌板前,和妝容精致的同事們一同揮舞著手臂,一邊和評論區(qū)的留言互動,一邊賣著面膜等護膚品。
“破價”“11.11”......當同事拿出一瓶乳液,董文濤迅速拿出筆,在紙上寫上這幾個字,在鏡頭前舉了起來。介紹產品時,他們的身后始終站著一個人,他也是聽障人士,一直舉著寫有“運費險”、“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”的牌子。
不同于大聲叫喊式的報價,在董文濤的直播間里,報價在紙上被呈現(xiàn)。他飛速地抽來一張紙,寫下“199”,然后畫上一條橫線,又寫下“99”,再畫上一條橫線。最后,他寫下“29”,停頓幾秒后,他情緒激動地再次畫上橫線,寫下“19.9”這個數(shù)字。
一旁的聽障同事也跟著“手舞足蹈”,很多雙手一齊出現(xiàn)在直播間,他們擺出各種手勢,有時嘴里還發(fā)出“啊、哇”的聲音。這天的直播,將持續(xù)一整個晚上。
董文濤和他的團隊一起直播賣貨。受訪者供圖
新的嘗試
董文濤選擇做手語主播,很大程度上和他的一位聽障朋友有關。
2012年,在一次聚會上,董文濤認識了一名聽障朋友,他看起來和正常人沒有任何差別,只是聽不到別人說話,只能用手比劃著交流。那是董文濤第一次接觸聽障人士,結交了這樣的朋友之后,董文濤也開始學習手語,持續(xù)和他保持著聯(lián)系。
六年后,董文濤迷上了快手。他也開始在快手直播。但最初,他只是漫無目的地閑聊,他有時會在直播間里比畫手語,沒想到吸引來很多聽障粉絲。為了和他們溝通交流,董文濤特意系統(tǒng)地學習了手語。
與此同時,他對聽障人士的生活有了更多了解。團隊初始成員英英就是在那時認識董文濤的。英英從小被父母遺棄,養(yǎng)父養(yǎng)母撫養(yǎng)她長大,此前一直在四處漂泊,做工廠流水線的女工??戳硕臐闹辈ズ?,英英發(fā)來消息,問能不能跟著他找事情做。
董文濤剛好有了直播帶貨的念頭,2019年,他和妻子一同來到山東臨沂,和英英一起組建了三個人的團隊,開始用手語直播帶貨,“健全人的直播帶貨,他們這個群體看不了。用手語直播帶貨,能讓聾啞人朋友們網購更加方便直觀。”
與董文濤不同的是,更多本身就是聽障人士的手語主播加入直播行列,其實是為了尋找職業(yè)新方向。
董文濤和他的團隊在直播間里賣貨。受訪者供圖
郭玉良出生不久,因發(fā)燒用藥破壞了聽力,打從有了記憶起,她就是一名聽障人士,只會用手語與人交流。在聾啞學校接受過多年教育的郭玉良,有著良好的文化水平。由于面容姣好,她還在周圍人的鼓勵之下,參加了“上海小姐”“國際中華小姐”等大賽,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。此后,郭玉良創(chuàng)立了自己的養(yǎng)生美容保健品牌,開始在朋友圈做微商賣貨。
2019年,郭玉良發(fā)現(xiàn)了快手平臺,“看到的第一眼,我以為是快樂手語的意思。”她認為光聽名字,就知道這是個對聽障人士非常友好的平臺。憑借靈活的頭腦和敏銳的市場嗅覺,她燃起了電商創(chuàng)業(yè)的夢想,最終決定加入快手平臺做直播帶貨。
也許是因為以前就積累了人氣,郭玉良的直播做得非常順利,她和粉絲之間建立了互信而團結的關系,直播間最火的時候,成交金額破了一百萬。這些天,為了“雙十一”購物狂歡節(jié),她正奔赴溫州等地考察選品。
融入聽障群體
相較而言,在手語直播的領域里,董文濤這個健全人遇到的困難更多。
最開始要直播12個小時,才能賣兩三千元。那時還有人在直播間里罵英英,說她又胖又丑,脾氣還不好。有時直播途中,英英一看到那些評論,就忍不住開始哭。也有聽障人士指責董文濤,認為他利用聽障人士吸引大家的關注。
董文濤說,他有時很苦惱,感覺無法融入聽障人士的生活。手語分成很多種類,甚至有方言手語,由于溝通不暢,同事們很容易誤會他,以致團隊內部產生矛盾。有時只是因為某天的飯少了一點,聽障同事就以為董文濤對他們不好了。就連一直追隨自己的英英,也在酒后開直播“黑”過董文濤。
董文濤有口難辯,他只能一一在網上發(fā)起回應。然后私下里安撫同事們,有時他也氣不過,眼淚直往下流,“我有時候真恨不得把心掏出來給他們看看,不要再誤會我啦,我是真的想為聾啞人做點事情。”
他也確實帶動了聽障人士的就業(yè)。
董文濤的手語直播越來越火,很多聽障粉絲找上門來,也想尋一份工作。經過面試和篩選之后,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董文濤的團隊。董文濤為他們提供了住宿,以一年四萬元的價格租下兩套房,5名聽障同事一人一間,免費居住。工資則根據(jù)直播次數(shù)和打包發(fā)貨次數(shù)來計算,每個人月均七八千元。
董文濤靠短視頻和直播去獲得粉絲們的信任。在他的直播間里,從來沒有不尊重聽障同事的情況出現(xiàn),有時候想引人注目,也都是董文濤自己扮丑,穿一些別出心裁的服飾。
原先一些偏聽偏信的聽障粉絲們,在直播間里重新認識了董文濤。曾有一名“黑粉”,最終成了董文濤的鐵粉,不僅每天定時看董文濤的直播,還關注著他發(fā)的每個短視頻。和現(xiàn)在的眾多鐵粉一樣,他常常發(fā)來大段的文字建議,還關注著主播們的生活,有一次董文濤孩子生病了,他還私信表達了關心。
無聲世界和有聲世界的橋梁
這是郭玉良作為職業(yè)主播參與的第二個快手116大促。
聽障主播郭玉良上了戶外廣告屏。圖片來源:視頻截圖
越來越多聽障人士在他們的直播間里獲得了便利。今年54歲的牛芳莉是一個聽障人士,兩個月大時,因發(fā)燒用藥導致聾啞,讀完小學之后,她就開始在服裝廠的流水線打工。以前線下購物時,誤會總是出現(xiàn),牛芳莉總要隨身帶著紙和筆,以便商家快速領會她的意圖。
今年6月,牛芳莉的聽障朋友給她推薦了一些直播間,董文濤的直播間便是其中之一。除了直觀地看到商品,她更喜歡的是在直播間里聽段子。當董文濤穿著女裝出現(xiàn),和團隊里其他人比畫著手語聊一些當下時興的段子,她總能樂得合不攏嘴。
買到了更便宜的東西,還拿到了贈品,牛芳莉漸漸成了董文濤的鐵粉,不僅定時觀看直播,還在他的每一條短視頻底下發(fā)表評論,關心起他們團隊成員的健康。
數(shù)字經濟時代,聽障人士在直播間里“被看見”。在扶殘助殘行動中,互聯(lián)網公司也發(fā)揮出了巨大作用。
快手作為互聯(lián)網領域愛心企業(yè),在助力殘障人士創(chuàng)業(yè)就業(yè)方面持續(xù)行動??焓制髽I(yè)社會責任高級總監(jiān)楊洪躍介紹,在助殘領域,快手重點圍繞國家倡導各行各業(yè)解決殘疾人就業(yè)的主旋律發(fā)起“點亮行動”,通過“線上課程+線下實戰(zhàn)+長期陪伴”的形式,為殘障群體開展網絡直播帶貨和電商培訓,打造優(yōu)秀的帶貨主播,并聯(lián)合站內主播開展系列助殘行動,共同探索短視頻和直播時代殘疾人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新機遇,通過長效機制來帶動殘障人士就業(yè)和創(chuàng)業(yè)。
楊洪躍說,快手還倡導殘健融合理念,通過捐建“殘健融合雙創(chuàng)園”和“快手直播電商基地”,在站內發(fā)起“助殘123”等系列公益助殘活動,讓廣大用戶進一步了解、理解殘障群體,創(chuàng)造更加包容和諧的社會氛圍。
如今,董文濤有了更大的心愿。他希望自己將來能開一個工廠,為自己賣的貨物生產加工。除了保障貨源,還能招攬更多聽障人士加入,給更多聽障人士提供工作機會。
早已將直播視作自己人生新事業(yè)的郭玉良,也有了新的想法。
郭玉良想在未來招募一些會手語的健全人,到直播間和她們一起直播,用豐富的語言表達吸引健全人粉絲的駐足。她想要沖出聾啞人的垂直領域,除了幫助聽障人士與世界溝通,還要讓自己的直播間成為無聲世界和有聲世界的橋梁,讓健全人也來直播間下單,讓他們看到聽障人士的生活,讓彼此之間更好地融合。
(應受訪者需求,牛芳莉為化名)
新京報記者 汪暢
編輯 胡杰 校對 劉軍